青藤云安全
全球首个实现从Copilot到Autopilot跨越的Agentic AI
了解更多

云原生安全平台能抵御哪些新型攻击?提升微服务抗风险力

发布日期:2025-07-30

云原生技术带来了敏捷与弹性,却也打开了新的风险窗口。攻击者正不断进化手法,专攻API接口、容器运行时、微服务间脆弱通信链路。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威胁,企业的微服务架构防御体系是否足够坚固?本文将深入剖析云原生环境特有的新型攻击,并揭示现代化云原生安全平台如何成为不可或缺的防御基石。

一、云原生环境催生的新型攻击手法

云原生的敏捷性、弹性与分布式特性,恰恰成为攻击者眼中的“突破口”。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边界突破,转而利用云原生架构的固有特性发起更隐蔽、更具破坏性的攻击:

API成为主要靶点:作为服务交互的生命线,API面临滥用(如爬虫、凭证填充)、未授权访问、敏感数据泄露以及注入攻击(如GraphQL、REST API注入)的严峻挑战。

容器与镜像风险倍增:攻击者青睐含有已知漏洞或恶意植入的镜像,部署后即带来隐患;容器运行时逃逸攻击则试图突破隔离限制获取宿主机权限;配置错误(如特权容器)提供了便捷的利用路径。

编排层成高危区:控制平面API Server、节点系统等成为目标,配置错误(如不当RBAC设置)和漏洞可能被用于权限提升、部署恶意工作负载或干扰集群运行。

微服务间通信暗藏杀机:东西向流量(服务间通信)缺乏有效监控,使得未授权服务访问、内部威胁横向移动、中间人攻击(MitM)得以在内部网络中潜行蔓延。

Serverless安全盲点显现:函数输入事件(如HTTP请求、队列消息)可能被注入恶意代码;函数权限配置过大易被利用;第三方依赖库中的漏洞成为攻击入口。

软件供应链攻击无孔不入:恶意第三方库或代码仓库中的投毒行为,能在软件构建或部署阶段即植入后门,影响范围极广。

二、云原生安全平台的防护矩阵:抵御新型攻击的核心能力

面对上述复杂威胁,单一的、静态的传统安全手段捉襟见肘。专业的云原生安全平台构筑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纵深防御体系:

1.API 安全:构建交互入口的精密防线

抵御攻击:API滥用(DDoS、撞库)、未授权访问(认证绕过)、敏感数据泄露(过度暴露)、注入攻击(SQLi, NoSQLi, 命令注入)、僵尸API管理。

关键能力:精细化的API资产发现与清单管理、强化的认证授权机制(JWT/OAuth)、持续的行为分析识别异常、针对性的输入输出校验与数据脱敏。

2.容器/镜像安全:筑牢运行环境的信任根基

抵御攻击:部署含漏洞/恶意软件的镜像、容器逃逸攻击(内核漏洞利用)、利用配置错误(特权模式、敏感目录挂载)。

关键能力:镜像构建时深度扫描(CVE漏洞、恶意代码、合规基线)、运行时容器行为监控与防护(阻止异常进程、文件操作、网络连接)、严格的安全配置基准检查与修复指引。

3.编排层安全 (Kubernetes):守护集群的控制中枢

抵御攻击:针对控制平面组件(API Server, etcd)或工作节点的攻击;利用RBAC配置错误提权;部署恶意Pod/工作负载。

关键能力:Kubernetes配置合规性持续审计(CIS Benchmark)、网络策略精细化实施(零信任微隔离基础)、基于身份的动态访问控制、集群活动深度可见性与威胁检测。

4.微服务间安全:锁紧东西向流量的闸门

抵御攻击:服务间未授权访问、内部威胁横向移动、东西向流量中的恶意攻击(如MitM)。

关键能力:服务网格(Service Mesh)无缝集成,实现自动化的mTLS加密与服务身份认证;基于服务身份与属性的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;持续监控东西向流量异常行为。

5.Serverless 安全:驾驭无服务器模型的风险

抵御攻击:函数事件注入(恶意输入触发)、过度权限利用(凭据泄露或滥用)、第三方依赖项漏洞攻击。

关键能力:函数触发事件的深度安全检查、权限配置的最小化原则强制与监控、函数依赖库的持续漏洞扫描、"冷启动"环境的安全加固。

6.软件供应链安全:贯穿开发交付的信任链

抵御攻击:恶意第三方依赖引入、上游代码库投毒、构建管道被污染。

关键能力:CI/CD管道内嵌安全门禁(依赖项扫描、IaC扫描、构建环境验证)、SBOM(软件物料清单)生成与管理、代码仓库安全监控与防投毒机制、可信构建与部署流程的实施。

三、云原生安全平台的独特价值:超越传统防护

相较于堆砌单点工具,一体化云原生安全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深度集成性与智能适应性:

细粒度的全域可视化与掌控:

打破竖井,提供从代码到运行时的统一安全视图。通过与服务网格等云原生技术栈的深度集成,平台能清晰展现服务依赖图谱、网络流量、API交互、安全策略执行状态和安全事件关联性。

这种全景可视是实施精细化、基于身份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与策略管理的基础。

智能的运行时动态防护:

超越静态规则,平台融合机器学习与行为分析,持续学习应用与服务的正常行为基线。当检测到偏离基线的异常活动(如可疑进程、异常网络连接、敏感文件访问)时,能实时触发告警甚至自动阻断。

支持自适应安全策略,根据风险态势动态调整防护强度,实现更精准的防护。

总结:

数字化浪潮下,云原生架构已非选择而是必然。与其被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攻击,不如主动构建融合云原生基因的安全纵深防御体系。专业的云原生安全平台,凭借其对API、容器、编排层、微服务间通信、Serverless及软件供应链的全栈防护能力,结合细粒度可视化与智能运行时防护的创新手段,能够有效识别、预防、检测并响应那些针对云原生环境弱点发起的新型攻击。

青藤简介:

青藤专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安全建设,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,为客户提供先进、创新且有效的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。公司业务涵盖云安全、应用安全、数据安全、流量安全、终端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,形成了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。

青藤蜂巢·云原生安全平台——是由青藤自主研发的云原生安全平台,能够很好集成到云原生复杂多变的环境中,如Kubernetes、PaaS云平台、OpenShift、Jenkins、Harbor、JFrog等。通过提供覆盖容器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容器安全解决方案,青藤蜂巢可实现容器安全预测、防御、检测和响应的安全闭环。

为1000+大型客户,1000万+台服务器
提供稳定高效的安全防护

预约演示 联系我们
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
售前业务咨询
400-800-0789转1
售后业务咨询
400-800-0789转2
复制成功
在线咨询
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
扫码咨询
预约演示 预约演示 预约演示 下载资料 下载资料 下载资料